X-MEN DAYS OF FUTURE PAST 變種特攻:未來同盟戰
講起X-MEN,不得不令我想起當年讀書時要交PAPER,參考了師兄師姐寫的論文,講述第一輯XMEN 的變種人與普通人的身份認同問題而引起的衝突,很有啟發性。也是這篇論文,令我開始學習如何解構電影背後的意義。雖然幾年讀書生涯寫過關於電影的論文無數,甚至到後期無論讀甚麽科目,要PRESENT 又好,要交論文也好,都離不開電影,但是每次寫完論文,我還是會懷疑到底是我強行將電影解讀到內裡隱藏了多少意思,還是導演編劇真的想表達那些意思。
數數手指,我看這個系列的電影也有九年,但這部最特別的地方是我在台灣的影院看的,還要是4D,拜那兒的暴雨所致,無法觀光,但又不想浪費假期留在HOSTEL 無所事事,看一齣戲打發時間也不為過。
言歸正傳,我這年下來,看荷里活的電影都看了不少,也知道能賣埠的片全是A 級大片,但似乎連美國這個電影夢工場的創作都去到了樽頸位了。改篇自小說的,改篇自真人真事的不計其數,似乎要創作一個好劇本對他們來說都太困難了!而這部算是我近期看的完全純創作而不是改篇的,卻要玩玩到爛的穿越橋段,我多多少少都有點失望!不過也因為多年下來,前傳外傳都拍了好幾部,年輕的,年老的,新加入的變種人全都在這一部出現,共冶一爐,對這個系列有情意結的人,還是會感到特別和興奮。可惜的是,片中出現大量的變種人,但偏偏個個的戲份都佔甚少,甚至連對白都沒有,很多都像過眼雲煙,看完也不留下一絲印象。但又換個角度思考,面對過去與未來這麽多角色,如果花篇幅去逐一描寫,又難免會令人感到散亂無章。
當然不得不提整部戲最精采的一幕就是Quicksilver救Magneto 那一幕。無論音樂鏡頭動作編排都堪稱一絶,讓人離場後以至每每想戲這部戲都記得這一幕,這一幕絶對稱得上是經典。
Read User's Comments(0)
魔警
林超賢的電影近年大都叫好又叫座,成為除杜SIR 外,最能吸引我入場觀看的導演,所以我一直都想辦法抽時間去看《魔警》。
不知是否受徐步高的影響,單看《魔警》這兩個字,我已經先入為主覺得故事是講一個警察成魔的故事,所以對於故事的發展,成魔的過程,我全都不感到驚喜或意外。
對於吳彥祖在戲中自我懲罰的戲份,我實在忍俊不禁。我知林超賢已經將整部戲拍得很嚴肅,但這一幕,我實在從好幾部西片已經看過,我也明白天下文章一大抄,林超賢也盡量將之變為自己風格的東西,無奈實在從不同地方看了好幾遍,對我來說這段戲感覺有點突兀。其實這段戲想表達吳彥祖做錯事時要懲罰自己,我相信不用這個方法也定能想出其他點子,不一定要用同一個方法,把嚴肅的劇情變為我的笑點。
另外,林超賢刻意加入一些顏色來表達吳彥祖的內心世界,我是頗喜歡的。因為這除了表達他腦裡看到的影像,心理的轉變外,也是暗示他殺人的蛛絲馬跡,只要細心留意,不難發現。
想起林嘉華千方百計要對付鬼王黨都苦無辦法亦苦無証據,除張家輝外,其餘同黨的真面目都不知道,吳彥祖如此輕易就將他們逐一抽出,逐一對付,過程也未免過於簡單。另一方面,我頗喜歡廖啟智、李國麟、歐錦棠、梁焯滿四人飾演的鬼王黨,四人角色鮮明,演得也相當立體,為整部戲加了不少分數。
林超賢在動作戲方面無論在節奏的掌控鏡頭的運用都已練得爐火純青,所以看的時候,絶對是視覺的享受。奈何劇情舖排上,所有東西都看似一環扣一環,但偏又覺得不夠緊湊,又也許是因為描寫心魔的場口略嫌有點悶。可能故事要玩的懸疑,內鬼元素我一看已猜到十不離八九,所以當故事最終結局與我所想完全一致的時候,我沒有嘩一聲的感覺,故此拖低我對整部戲的評分。當然,我絶不會用失望來形容,反而這齣戲是我最近去戲院看的無論在劇情的結構、製作的水準及整體觀感都是最工整的,對我只是略嫌驚喜不足。
冰封俠:重生之門
我會走進戲院看這齣戲,全因手上有張免費飛!也許劇情真的不夠吸引,我留意到不少穿崩位,好似甄子丹明明著了陳浩民的衣服,卻又在晚上換回明朝服。很多畫面都明顯令人看出不完美的後期製作痕跡。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那些配音,只能用差劣來形容!不論是甄子丹,還是黃聖依,連最基本的配合口型都做不到,令我對整部戲的投入感都很低!
可能因為要拍2 集之故,我覺得整部戲拖得很長,想寫甄子丹與黃聖依的感情,偏又寫不出,甚至連丁點動人的感覺都沒有。我連黃聖依為何會喜歡甄子丹都覺得不合理。因為甄子丹有錢?對她媽媽好?重視誠諾?正人君子?舖排得太奇怪,連她何時愛上甄子丹我也不知道。
明明有一條不錯的橋段(雖然是翻拍《急凍奇俠》)一個明朝人穿越時空來到現代,想辦法回古代,偏又拍不出甄子丹、喻亢、黃寶強三人對這個現代的好奇,當這個落差沒有兌現,這部戲就失去了應有的吸引力。
這部戲對我來說,唯一有少許印象就是結尾在青馬橋的一場大打。不敢說打得很精彩,也不敢說打得很有意義,對於林寶堅尼平白消失而沒有任何交代就已經覺得劇本交代不清,導演也交代不清,但至少感受到這個團隊努力了,算是我惟一覺得可以讚一讚的地方。
整部戲都刻意對任達華的角色故弄玄虛,一直要到最後的數分鐘才揭曉,但電影宣傳的故事簡介就將他的角色完全出賣,令我不禁懷疑電影公司對這齣戲製作的誠意,至少製作與發行是完全沒有共識!
故事故意留下一個大尾巴讓人看下集,但偏沒有好好將上部做好,我甚至覺得其實上部的節奏很慢,可能上部與下部合併,節奏明快點,故事推進有力點,將不必要的枝節刪掉,可能會變得好看點。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走進戲院前,我早已將這戲的原著看了一遍。聽到了不少看過原著的人批評此戲,覺得陳果拍得不知所謂,也無法將小說的世界帶入電影,也不喜歡電影跟原著的改動。
我坐在戲院看這戲時,也不期然將電影與小說比較,而離場的一刻也聽到其他觀眾不斷批評。那刻,我在想,這部戲陳果是以低成本拍攝,總不能期望他能花大量資源去將小說那天馬行空的世界一一呈現,而他也很努力,看空無一人的吐露港,清晨的大埔及美孚,我也不禁佩服他們整個團隊晝伏夜出的拍攝。
我也頗喜歡陳果賦予每一個演員一個故事,每個人都實在了,不像原著般大部份人都面目相對模糊,只對游梓池和YUKI有印象。當然阿水在戲內唱的Space Odyssey 也受很多人激讚,我看得開心之餘也令這個角色深刻了,陳果應記一功。他真的盡量令到每個坐上那架紅VAN 的人戲份平均,每個人都演活自己的角色,誰也沒有搶誰的戲份,這是十分難得的。
紅VAN 能在香港掀起一陣熱潮,當然是戲中許多政治隱喻。單是海報的「還我香港」已足夠吸引我入場觀看。看罷小說,我覺得作者自己也沒有想到內裡有甚麽政治隱喻(他本人也承認沒有),所以戲內的精警對白,對香港社會的諷刺都是陳果加的,不給他鼓掌不成,看看戲內最後每人都著到SARS 時董太的模樣,引來全場的笑聲。
若以劇情論,我覺得相對薄弱,看完也理不清故事到底講甚麽,甚至感覺沒有高潮位就已落幕,但回心一想,我在戲院看得開懷,那些精警對白又能令我對香港現在的狀態會心微笑,縱使完全不知道故事在講甚麽,也不緊要了!當然,如果你要追求一部有劇情有內容的電影,這不是你杯茶,看完也只會失望罷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