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愛的成人式



一開始,連宣傳海報都用上「令人拍案叫絶的驚人結局」,雖然標明是「最後五分鐘」但對於習慣估劇情的觀眾(包括自己在內)都會落足眼力,期望在揭曉結前能夠看出破綻,令其結局不夠「驚人」。我必需承認,我是失敗了的!

故事發生在1980年代後半的靜岡。大學生鈴木在聯誼會上認識了牙醫助手小繭,並對她一見鍾情,小繭是很多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對象。沒想到,小繭竟然也對沒有談過戀愛的鈴本有好感,兩人開始交往。鈴本為了小繭改變造型、考駕照、減肥……一步步成為小繭心目中的好男人。這一刻,鈴本覺得自己和小繭的愛可以到天荒地老,他願意為小繭做任何事。一向是肥醜宅男的鈴本,竟會得到女神的垂青,自此,鈴木的人生發生了180度的轉變,有如將人生的卡式帶翻到B 面重新開始……

二人甜蜜的時間結束。受到上司賞識,鈴木被調派到東京工作,獨留小繭在靜岡,兩人展開了遠距離戀愛。這樣遠距離的戀愛沒有影響二人,每逢週末,鈴本便會回到靜岡見小繭。可惜好景不常,在東京總公司有位美女同事美彌子積極向鈴木示好,鈴木的心開始動搖……

電影的開首就提醒觀眾電影內藏「秘密」,看完之後不能將「秘密」跟別人說。(笑!)實在很貼心。畢竟,整部戲的重點就是「秘密」,如果跟別人說了,就沒有驚喜了,也破壞了劇組的精心設計。

因為不能說太多的關係,我只能說每一個人都不像外表看來那麽簡單。

其實導演一直都有提示我們的結局會怎樣,但有時,人會被一些刻意營造的假象蒙蔽。我不止一次覺得有點奇怪,可能因為看早場的關係,對屬於夜貓子的我實在是很大挑戰,整個人有點雲遊太虛,絶不是故事不精彩,只是不太肯用腦去多想。

最後,無論大家估到結局還是估不到結局,我都認為這是一部好戲,有別於一般的愛情故事,令大家看完後都一點反思。

還有,我相當喜歡片尾介紹80年代的物品,對於80後的我,有很多回憶,對於再年輕一族,如果不知道是甚麽的也可以好好地認識已經屬於歷史的東西。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超異能英雄再啟前傳––黑暗風暴 Heroes Reborn The Dark Matters


早前在找Heroes Reborn 的時候,發現了這部 Heroes Reborn The Dark Matter. 它是Heroes Reborn 的前傳,共有6集,每集大概五分鐘。

它主要是描述在Heroes 與Heroes Reborn 相隔的五年裡,世界對EVOs (Evolved Humans) 的看法、態度的變化。與此同時,也為即將上映的 Heroes Reborn 留下尾巴。

雖說當年也追了三季Heroes, 但很多人物劇情都不大記得,所以當看這部Heroes Reborn The Dark Matter 的時候,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的時候,心裡有點想念這部劇。它也能達到承先啟後的目的,作為兩部劇的銜接,他令我明白了Heroes 裡的EVOs 向世界宣佈他們的存在後,對一直躲藏的EVOs 帶來的影響,對世界帶來的影響。而在這6集短劇中,包含了起承轉合,由最初認同,到最後害怕,他們再一次被追殺,可以說很完整,同時令我對Heroes Reborn 充滿期待。

惟一美中不足之處就是它的拍攝手法,大量的錄影鏡頭令整部前傳感覺不太像專業製作。雖然我知道它有點刻意,讓我們陪同主角一齊記錄她的成長,但由於風格又未統一至6集如是,有時又跳出來講故事,跳來跳去,反倒讓人覺得像業餘的製作。不過,這並沒大礙,又沒影響劇情的發展。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寄生獸前編+完結篇總結


看寄生獸上篇的時候,完結篇已經剛在戲院下畫,所以一直都只能等待,直到最近才可以把寄生獸下篇看完。既然上下篇都一併看完,我便將兩套一併談論。

上篇的故事由宇宙中的外星孢子落地開始,到島田秀雄在校內大開殺戒,泉新一成功殺死島田及被寄生獸入侵的母親,村野里美在醫院裡休息,泉新一探望時與米奇談話畫面被拍下作結。下篇基本上是泉新一與寄生獸的關係白熱化,大戰一觸即發。

個人感受比較喜上編,因為故事很完整,由外大空的孢子落地,以入侵人類的大腦為目的,但因為一些緣故,入侵泉新一的孢子未能成功奪得大腦,只能寄生在泉新一的右手。泉新一由驚嚇,到發現寄生獸真面目,然後學習與米奇相處,跟著講述泉新一的變化。後來母親被殺,他由最初害怕,到要與寄生獸一決高下。大家陪著泉新一去感受一個令人害怕的生物,陪著他成長與面對,所有感覺都很完整。

至於下篇,我覺得電影內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其實都是忠於原著),但感覺焦點有點模糊。一方面既要劇情推進,泉新一與整個寄生獸族群大戰,另一方面又想表達人類與地球的關係就像寄生獸一樣,而最終殺死寄生獸的東西就是因為有幅射、污染物等東西,象徵著人類終有一天會因我們今天作的孽而遭到滅亡。同時亦帶出泉新一與米奇最終能和平共處,人類亦能與地球和平共處。

我明白不論上篇還是下篇其實都頗忠於原著,但從觀賞的角度來說,上篇以人的感受和成長出發,下篇則頗為說教,像是硬塞一些說法給我們。如果能夠將那些想表達的大理論和想我們反思的東西用更好的方法處理將會更佳。

當然,日本的CG 真的進步了很多,寄生獸與米奇的像真度很高,值得一讚!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新世紀福爾犘斯第四季 Sherlock Season 4 Trailer


數一數手指,好似等《Sherlock》等了好久。於是找來它的Trailer 一看。單看trailer, 除了一堆緊張外,實際上沒法窺探劇情如何,實在有點失望。再查一查放映日期,竟然要等到2017 年,真的呆在當場。慶幸他們遅些會出SPECIAL,否則我等到2017 年時,早已忘記了之前三季講過些甚麽。

怎樣說都是要等,惟有先看一看TRAILER 吧~~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箭神/ 綠箭俠 第四季 Arrow Season 4 Trailer


就像我之前所講,我需要追回《ARROW》的頭三季,然後再追看第四季。這事正在進行中,應該日內,就會逐一寫上點點觀後感。當然,觀後感都會相當正面,因為我絶對會繼續追看。

說回第四季,似乎第三季時,ARROW 會有讓人以為他死掉的劇情,因為TRAILER 一開出就說他應該不存在。然而,身為主角,又是一套叫好叫座的電視劇,死亡應該是假的。然後看到THEA QUEEN 穿起原本屬於ROY 的紅衣,想起ROY 已經約滿,所以離開了這個團隊,頓覺可惜。最後,作為一部英雄片,少不免要來個壞蛋或組織,充滿陰謀,要讓我們的英雄去對付。雖然,英雄片都離不開這些公式,但我仍覺得好看,仍然想知道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一套成功的電視劇,就是要讓觀眾代入主角們的身份,經歷他們經歷的事。

的確,因為我未追看完前面的,對於這個TRAILER 中的人物關係有點混亂,不過我相信我看完後會更加明白這個TRAILER 所講的事。

ARROW 第四季定於今年10 月7 日上映。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明日傳奇 Legends of Tomorrow Season 1 Trailer


我必須承認,我對英雄片是情有獨鍾的。這部《Legneds of Tomorrow》我單看trailer 已經非常喜愛。

集合了《Arrow》及《Flash》的「英雄」人物,「英雄」要用引號因為Captain Cold 在《Flash》入面是飾演壞人的。而在Trailer 中,Wentworth Miller (飾演Captain Cold) 都自嘲自己算不上英雄,然後被Rip Hunter 這個time traveller 說他們在未來不止是英雄,還是傳奇。

看來DC COMICS 與MARVEL 都在鬥法,ATOM (原子俠) 與ANTMAN (蟻俠)都有縮小功能,未知其他能力是否相同。不過如果以縮小後的世界來看,MARVEL 的《蟻俠》的ANIMATION 來得自然得多。不過《蟻俠》是電影,《Legends of Tomorrow》是電視劇,製作費都不同,畢竟不能相提並論。

如果和我一樣喜歡看英雄片的人,實在有福,因為在未來幾個月,將會陸陸續續上映《Flash》season 2, 《Arrow》season 4, 《Agents of S.H.I.E.L.D》season 3, 《Heroes Reborn》等等,我還要追回《Arrow》3 個season, 看來我的時間很不好用哦!!

《Legends of Tomorrow》將於2016 年上映,確實日期未知,但我很期待哦!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明日世界 Tomorrowland


在飛機上看了這套迪迪尼出品的作品,既然是迪迪尼出品,對象當然是給小朋友的。不過又有點意外地,它又不是我想像的迪迪尼作品。

這部很好就談不上,不好看又不算是,中規中矩。沒有驚喜是它最大的問題,很多情節都熟口熟面,而且又不難估。GEORGE CLOONEY 對我來說是賣點。一直都頗喜歡看他的戲,不過可能角色未算複雜,總覺得他的演譯有點行貨。當然以他的能力,行貨都有水準的,只是感覺他有點太手到拿來罷了~~

這部戲是有MESSAGE 想表達出來,但又略嫌有少少硬SELL,其實以迪迪尼的能力,它其實可以好點。劇情驚喜欠奉,又略為不夠緊張,加上人物都沒有太多變化,令到它變得沉悶,但未至於難睇,至少它仍有些搞鬼情節令我在看得開懷。而且以它的TARGET AUDIENCE 為小朋友,還算可以。不過我會慶幸我是在機上看,不是付錢入戲院看!(笑!!)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The Magician Season 1 Trailer


除了今年有很多我相當期待的電視劇將會陸陸續續地上演,明年也有很多似乎不錯的電視劇將會上演。

SYSY 已經訂了《The Magicians》,改篇自同名的小說。故事講述主角Quentin Coldwater 被魔法學校Brakebills College 取錄了,並將會被訓練成魔術師,他才驚覺原來自己自幼喜歡的小說所講述的魔法世界如來是真實存在的,而他們的存在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威脅。而他的兒時朋友Julia 因為不被取錄而走上另一條道路,找尋另外的方法繼續學習魔法。

上映日期未知,只知會在2016 年上映。看完Trailer 感覺不俗,也是我喜歡的魔法題材,有少許覺得似《Harry Potter》第一部,講他如何探索魔法世界。Animation 也挺不錯,讓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如果時間允許,我一定會看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黑暗物質 第一季 簡評 Dark Matter Season 1

圖片來源:www.ign.com

故事講述在一艘太空船內,有6 位船員醒來,他們的記憶都被洗去,忘記了自己的名字,為何在太空船上,任務是甚麽,甚至不知對方是敵是友。

橋的確不錯,追看性也不錯,我好像不消一星期已經看完第一季。也很喜歡每個船員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秘密。船員之間由互相猜疑到互相幫助,彷彿建立起友誼。但隨著秘密一個一個地揭開,他們中間的所謂友情,本來就不堪一擊。但因為你已經看了好一段時間,對船員感情已經建立起來,你還是會替他們著緊,希望他們能夠化解中間的恩怨,好好相處。畢竟能夠忘掉過去的恩怨,就是讓他們重新開始的機會。

編劇們也很聰明地設計了7 個不同的角色。(機械人也計算在內) 每一個人的性格不一,又形象鮮明,才能不一,看完會對每一個人都有印象,不會有任何一個角色變得模糊,這是不容易的。再加上能夠利用他們的性格缺陷來製造衝突是最好的寫劇本方法。戲劇就是衝突。不是為想要衝突而扭曲角色的性格,讓你覺得這個角色前後不一,無法理解他的行為。這就最好的角色設定。這套劇的編劇大致上都能成功遵守這個原則,一點也不易,應記一功。

整部劇一直都不錯,但去到最後在我的立場上卻是敗筆收場。我明白想觀眾追看第二季,但結尾可以漂亮點,解釋清楚點。現在,反而有點因為第一季要完結,所以搞個高潮迭起,估你唔到的劇情,遺忘了一部好看的電視劇應該有的完整性。故意留下大量不解的謎團,試圖令觀眾追看第二季,反而令我太摸不著頭腦。點解佢要咁做?佢有咩計謀?我一概不知,亦沒有伏線讓我去猜。就好像粗暴地撐開我的口灌我吃東西一樣。所以我對其結尾感到失望,破壞了這部劇在我心目中的評分。該慶幸的是這部劇在播映完畢後獲訂新一季,否則我會說是一套爛尾收場的電視劇。

SYSY 於今年9月1 日訂了這套劇第二季,第二季將會有13集。當然,劇情留下的伏筆第二季需要解話,也希望第二季的結尾不要為高潮迭起已胡亂生一些令人猜不透的劇情。撇除埋尾不夠好的因素,這套劇其實頗好看。每個人性格鮮明,各有特色。加上已經對每一個角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所以有一定程度的期待。

********************************************************************************
延伸閱讀:
黑暗物質 第一季 Dark Matter Season 1 Trailer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冰血暴 第二季 Fargo Season 2 Trailer


標榜全新故事,人物大部份都換了,時空也跳到1979 年。縱然全新,概念依然一樣,感覺都算吸引。畢竟挾著第一季18 個艾美獎提名,對第二季有很高期望是很正常的事。也因為這18 個提名,據講吸引了不少有名的演員演出第二季。希望能與第一季般同樣精彩。

黃黃的色調,感覺比第一季白白藍藍的色調和暖,未知劇情是否比第一季也温暖點。

第二季定於今年10月12 日上映。集數為10 集。


********************************************************************************
延伸閱讀:
冰血暴 第一季 簡評 Fargo Season 1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網上播美劇 NETFLIX明年攻港 有中文字幕 顛覆電視市場

(蘋果日報報導)


【本報訊】香港劇迷又有新選擇!憑美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聲名大噪的美國串流網絡電視平台Netflix昨宣佈,明年初進軍香港市場,預告大部份內容均提供中文字幕。連同內地樂視去年已來港播劇,香港觀眾昔日定時定候等「煲劇」的模式已徹底改變,學者認為主打美劇的Netflix在港短期內未必會太成功,但網上娛樂的大勢不能逆轉,將繼續百花齊放。
記者:石永樂 馮健鏗 胡仲邦 王麗春

昨日Netflix發出新聞稿宣佈,明年將擴充東南亞業務,拓展包括香港、南韓、新加坡、台灣4個城市。Netflix業務主要以平價月費去提供各種電影、原創電視劇集及兒童節目,至今有關服務已經在全球50多個國家及地區推出,並有超過6,500萬名會員,但公司未有透露香港區的收費。記者發現Netflix香港官網已經上線,並接受用戶以電郵登記,當服務正式推出時會提醒用戶。Netflix網站顯示,美國月費8美元(62港元)、剛剛展開服務的日本,每月收費950日圓(61港元),估計香港的收費亦會相若。

原創劇《紙牌屋》深受歡迎

與收看港視的劇集一樣,Netflix的用戶只需上網訂購服務,幾乎可於任何配備上網功能的裝置(兼容智能電視、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電腦及其他機頂盒或電視遊戲機)觀看。Netflix以高清甚至4K超高清的畫質廣播,集團行政總裁Reed Hastings表示,因香港等地目前有高速的網絡及大量可上網的裝置,加上消費者對電影及劇集的需求與日俱增,因此決定於香港推出影視串流服務。Netflix最初只在美國推出DVD網上出租服務,後來自拍劇集,除以白宮政治為主題的《紙牌屋》為港人熟悉,另一套《夜魔俠》更創了網劇紀錄,10日內錄得超過440萬名用戶收看。
科技發達完全改變市民的娛樂模式,網劇生意模式也不一。王維基的港視選擇免費網上播劇去收廣告費,樂視則以收費播劇。樂視(Letv)回覆本報稱,對Netflix來港發展感到高興,並指現時行業正因缺乏競爭,令用戶無選擇,認為有競爭才可以相互促進發展,避免行業壟斷。港視則截稿前未有回應。


學者:法例未有與時並進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馮應謙認為,主打美劇的Netflix來港初期未必會太成功,反而主打日、韓及大陸劇的樂視對電視台影響較大。他又指,香港人睇電視模式早已隨科技發展而改變,但香港法例未有與時並進作出修改,過份保護既得利益者,導致產品質素不斷下降。資深廣告人曾錦強表示,收看平台及模式對觀眾並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始終節目質素才最重要,但客戶將廣告預算由傳統媒體轉投網上媒體的趨勢將不會「返轉頭」。

藝人點睇

Jeana:如果60蚊一個月,有好多戲可以睇,其實係好抵喎,我自己好鍾意睇戲,作為一個演員睇多啲戲係好事。

李克勤:我梗係舉腳贊成,𠵱家成日要喺唔同渠道,好辛苦搵啲網站去睇,最好將來可以同美國同步播,又上埋字幕。

識睇睇留言

Gary Leung:寧支持外國勢力,拒向紅色資本低頭!
he2000:睇明珠台其實貪佢有廣東話配音,新劇遲播都無所謂,現在TVB管理層太白癡,無配音點同網上競爭?
Marcus Goldman:唔比(畀)牌hktv又如何,tvb最後一樣比(俾)人淘汰
Siu Sun:有無麗音先,我呢D連26個字母都攪唔掂嘅人,無麗音無字幕,套劇曉飛都睇唔明啦

資料來源:《蘋果》網頁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冰血暴 第一季 簡評 Fargo Season 1


這部改篇自高安兄弟1996 年的同名電影,高安兄弟亦同時出任這部劇集的監制。

故事講述此劇男主角Lorne Malvo 飾演一個居無定所,靠利用人的弱點來玩弄別人於股掌之間。某天,他偶然來到一個小鎮Bemidji, 在醫院裡偶遇剛被Sam Hess打傷,平日以賣保險為生的Lester Nygaard. 一番傾談後,在Lester 不為意的情況下,Lorne Malvo 替他殺了Sam Hess. 亦因為Lorne Malvo 的慫恿, Lester 在衝動下殺了自己第一任妻子,在請求Lorne Malvo 的協助下,碰巧遇上來查問Lester 與Sam Hess 關係的警長,警長被Lorne Malvo 殺掉。從此,Lester 的人生觀大變,亦一步步走向一條自我毀滅之路。

這套劇來頭不少,嬴得艾美獎的Outstanding Miniseries, Outstanding Directing, Outstanding Casting. 還有多項提名及其他頒獎禮的獎項。

看之前當然沒有留意到這套劇原來來頭不少,純粹是某天跟朋友無聊談起,說這套劇夠Dark, 身體不適需要卧病在床是最好看此劇,一來能令自己忘記身體的不適,二來能消磨時間。鑑於這位朋友甚少向我推介劇集,難得推介,於是便打算看看。

我慶幸朋友一開始已經忠告過我此劇很Dark, 所以心理準備都頗充足,沒有被劇情對人性的刻劃太過細膩而嚇窒了。當然,簡單總結主題就是當你講了第一個大話,你就需要用更多大話來掩飾第一個大話。如果當初Lester 坦白Sam Hess 之死與他無關並供出Lorne Malvo, 他便不會走上一條自我毀滅之路。但人往往就是那一念之差,也是因為他內心有渴望Sam Hess 死,就是這個小小的歪念便被Lorne Malvo 利用,繼而一錯再錯,衝動殺死自己老婆,再要替Lorne Malvo 掩飾警長被殺的真相。他很幸運,避過一次又一次的查問,亦因為他僥倖逃過審判,促使他一步一步邁向深淵。

我很喜歡這劇的女警Molly, 不是因為她那種鍥而不捨的精神,而是她不是傳統美劇,美女來演,她那胖胖的身材,令我感覺很寫實。很喜歡這種感覺。

每一集開首都會有字幕寫這個故事是真人真事改篇,為保障涉案人物,特意用化名……我特意上網查了一下,原來並沒有此事。(哈,被騙了),原來只是跟從電影的風格,故事純屬虛構。
********************************************************************************
延伸閱讀:
冰血暴 第二季 Fargo Season 2 Trailer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黑暗物質 第一季 Dark Matter Season 1 Trailer


執筆之時,這部電視劇應該剛好播完第一季。故事講述在一艘太空船內,有6 位船員醒來,他們的記憶都被洗去,忘記了自己的名字,為何在太空船上,任務是甚麽。他們發現船上有個龐大的軍火庫,和一個智能機械人告訴他們這艘太空船原本要前往的星球––一個將會被戰火蹂躪的礦石殖民星球。因為沒有了記憶,他們不知道自己原本是站在那一方。他們要尋回過去並跟從它,還是忘記自己的歷史,以這刻的感覺去下決定?

看簡介似乎除了科幻元素,還加添了一些令人反思的題材。他們甚至無法得知船上的同伴到底是敵是友。感覺不錯,有時間的話,值得一看。


********************************************************************************
延伸閱讀:
黑暗物質 第一季 簡評 Dark Matter Season 1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盲點 第一季 Blindspot Season 1 Trailer


最新吸引我眼球的電視劇就是這部名為《Blindspot》的美劇。

故事講述一個沒有了記憶,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全身被紋上紋身謎一般的女人。FBI 發現她身上每一個紋身,原來都關連到一宗案件,並會提供破案的線索。

單看故事簡介,感覺都幾耐人尋味,追看性似乎頗不俗,難怪能與《Minority Report》一樣,獲得第五屆 Critics' Choice Television Award for Most Exciting New Series。

此劇定於今年9月21日上映。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閃電俠 第二季 The Flash Season 2 Trailer


第一季Dr. Wells 死了,少了一個重要人物,第二季的發展會如何?少了他的指導,Flash 的成長會變成怎樣?改變了歷史,會為地球帶來甚麽災難?第二季似乎要交代的東西倒不少。

在Trailer 中看到一個藍色的身影,他是誰?最尾的「ZOOM is coming」,誰是「ZOOM」?有人估是Eddie, 有人估是Eobard Thawne, 也有人估是未來的Flash。正因為歷史被改變了,所以有很多可能性,但三種可能性都令人期待。

此劇定於今年10月6 日上映。


*****************************************************************************
延伸閱讀:

閃電俠 第一季 簡評 The Flash Season 1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神盾特攻隊 第三季 Agents of S.H.I.E.L.D. Season 3 Trailer


來到第三季的《Agents of S.H.I.E.L.D.》,心情有點忐忑。其實Marvel 的劇水準很不錯,而且題材也是我喜歡的超能人,但前兩季都是初初很吸引,中段有點不知所謂,尾段又精彩起來。所以總覺得有點飄忽,而且以MARVEL 及美國的後製水平,應該可以將很多特技做得更好,但可能製作得比較趕,往往很多時都讓我感覺到破碇處處。如果從武打場面來說,第二季MAY 的打鬥戲份很多,也打得很精彩,值得學習。

整體而言,第二季水準比第一季好,而且第二季也留了很多尾巴讓人追看第三季。鑑於其Trailer 只是剪輯了第二集的片段,我無法從中窺看到第三季的內容,無法評論,不過追看了兩季,也沒有甚麽理由不看第三季。

此劇將於今年9月29 日上映,共有22 集。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駭客軍團 第一季 Mr. Robot Season 1 Trailer


這部在美國頗受好評的全新電視劇,以駭客為題材,講述一個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主角Elliot, 日間他在一間網絡安全公司Allsafe 任職網絡安全工程師,晚上則化身成為駭客。他被Mr. Robot 招攬加入一個駭客組織名為「fscociety」。這個組織其中一個目標就是透過攻擊一間世上知名的公司名為ECorp來取消他們的債項。而ECorp 剛好是Allsafe 的最大客戶。

感覺很不錯,懸念也很充足,似乎追看性不俗。不過鑑於我已經有太多的電視劇正在追看中,所以這套的priority 較低。但如果有時間,我相信都可以一看。

劇集已於今年6月24日上映。應該執筆之時,剛好播完首季十集。據講,USA Network 已經訂下第二季的訂單,並且不少於十集。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行屍之懼 第一季 Fear the Walking Dead Season 1 Trailer


《Fear the Walking Dead》是從《Walking Dead》分出來的電視劇,時空上與第一輯《Walking Dead》相同。故事發生在加州,當疫症初初爆發之時。

劇集賣點應該就是找來《Walking Dead》的漫畫作者Robert Kirkman 來創作《Fear the Walking Dead》。

因為《Walking Dead》的主角Rick 一開始就昏迷在病院,醒來之時,疫症已大爆發,對喪屍之來源,如何大規模擴散都沒有描述,只靠口講就算,所以《Fear the Walking Dead》很好地補充了那片空白。

其實《Fear the Walking Dead》的設定實在令人有很多的幻想空間,我單看介紹已經覺得可以寫某天,《Fear the Walking Dead》的主角與《Walking Dead》的團隊相遇,然後互不信任,擦出很多火花。如果《Fear the Walking Dead》能夠與《Walking Dead》的水準相提並論,將會是一套令人相當期待的電視劇。據講AMC 已經訂了兩季,首季將會有6集,第二季將會有15 集,於2016 年上映。

此劇剛於8月23 日上映了首集。看完全季後再評。

********************************************************************************
延伸閱讀:
行屍走肉 第六季 Walking Dead Season 6 Trailer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英雄/ 超異能英雄 Heroes Reborn Trailer


早幾天才說過當年追《Heroes》 追到第三季便追不下去,因為劇情有點太爛,人物又多又散,變得毫無重點,今年竟然被我發現了NBC 將《Heroes》回歸基本,重新出發。

從Trailer 來看,似乎很多舊角色都有不錯發揮,也加入了很新角色,有一番新景像。但會否重蹈以前的覆轍,就真的要看過了之後才能評論。當然,我也非常希望它能做到他們所講,汲取了之前的教訓,會回歸基本,當初是甚麽令到當年《Heroes》 受到那麽多觀眾的喜愛。如果真的如此,我相信這部電視劇仍然值得我期待。我是一個對事和物都很容易有情意結的人,當年《Heroes》帶給過我很多震撼與啟發,我很希望這部電視劇這個製作團隊再次給我不一樣的感受,不要再令我失望。

本劇定於今年9 月24日上映。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逆天潛能 電視劇 第一季 Limitless Season 1 Trailer


似乎今年美劇興改篇電影,繼早前講過的《Minority Report》之後,又有一套《Limitless》。

單看TRAILER,似乎電視劇還找來電影版男主角客串一角。見到由他將NZT 交到美劇男主角手中。

純看Trailer, 應該是男主角得到藥物後,成為世上最聰明的人,並利用他的才能幫助警察破案。似乎設定可以再大膽些,但實際上都要看過才能定奪。感覺不如《Minority Report》吸引,但都有一定程度的興趣,我應該都會看。

此劇定於今年9月22日上映。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行屍走肉 第六季 Walking Dead Season 6 Trailer


這些年追過不少電視劇,但可以追到第6 季都仍然不離不棄,Walking Dead 都算係異數。以前追《24》,追到第五季都唔追,《Heros》第三季都覺得好爛,但Walking Dead 咁耐都覺得佢仲咁好睇。

定於今年十月十一日上映的 Walking Dead 都係我必追系列。趁呢個時候,先行送上Season 6 的trailer 先。

似乎第一輯救過Rick 的 Morgan 有相當重的戲份,仲似乎有一番龍爭虎鬥添,未知會否兄弟反目,期待期待。

*********************************************************************************
延伸閱讀:
行屍之懼 第一季 Fear the Walking Dead Season 1 Trailer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葛咸城 / 哥譚 第二季 Gotham Season 2 Trailer

Source: www.fox.com
9 月21 日上映的Gotham Season 2. 先看個trailer 吊住癮先~


Trailer 中看到不少角色都有很多成長,JOKER, RIDDLEMAN, PENGUIN 似乎踏上成魔之路,POISON IVY, CATWOMAN 也成長不少,很期待看他們到底發生甚麽事。

******************************************************************************

延伸閱讀:

葛咸城 / 哥譚 第一季 簡評 Gotham Season 1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未來報告 第一季 Minority Report Season 1 Trailer


剛剛看完MINORITY REPORT 電視版的PILOT EPISODE. 這部史提芬史匹堡有份監制的電視劇正正就是改編自由他執導的同名電影。

故事發生在電影的十年後,Pre Crime 部門被關閉後,三個先知(Pre Coqs) 被送去一個不知名的地方過新生活。其中一個先知回到城內,嘗試利用他的預知能力去拯救被害者,但因為三個先知是連成一體的,只得他一個,他根本無法得到足夠的資訊,所以他每次救一行動都失敗。他無法忍受自己每次都差少少才救到受害者,於是他找來一個警察協助,他們的合作關係就此展開。

看完PILOT,感覺很吸引,也很期待,難怪獲得第五屆 Critics' Choice Television Award for Most Exciting New Series。可惜正式上映日子是今年的9月21日,還要等好一陣子。

在等待期間,送上這部電視劇的TRAILER。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閃電俠 第一季 簡評 The Flash Season 1


最近我好像活在不斷看英雄片中,當然我很樂在其中,而THE FLASH 的故事結構我也頗喜歡。和GOTHAM 的模式頗相像,也是有大題,每集在捉一個超能者的同時也能推進大題,頗有追看性。當然如果與GOTHAM 相比,我較喜歡GOTHAM 的,但這部也絶對值得一看。

還有一點值得提的就是THE CW 似乎有意像MARVEL 般,將THE FLASH 與DC COMICS 其他角色串連在一起,這部客串得最多最就是THE ARROW (箭神)系列。箭神的主要團隊都有客串兩至三集,令我頗有驚喜,雖然我只看過箭神一兩集。話雖如此,但能夠看到兩個英雄人物合作或反目,都會特別興奮。就好像《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 一樣,可以在全球吸金量如此高,票房屢創新高。

這部戲大題就是誰殺了閃電俠的媽媽,我們每集都會知道多一點,也其實很快估到凶手是誰,只是我們沒有那麽快知道他為甚麽要這樣做。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就會知道原因。那時候,我們最想知道的就會變成閃電俠會否回到過去,拯救自己的母親。但凡改變歷史,都必然有相應的後果,如果選擇改變過去,閃電俠的下場又會如何?

閃電俠最大的武器就是速度,當然他都有其缺點,幸好他有一班很好的團隊助他以科學理論令他化險為夷,我最喜歡CISCO,搞鬼得來又有真材實料,還有他有一著一顆很正義的心,有一幕他死了我也很不開心。還想著是真的嗎?他也算主角噢,才第一季,這麽快死了,很面還有好幾集喎,少了他少了很多歡樂。當然聰明的編劇早就想好了令他復生的大計,但那刻我還是有點不開心。靚女醫生當然也很吸引眼球,不過就沒有CISCO 般鬼馬,屬於實幹型。最後MR. WELLS 總是收埋很多秘密,總是忠奸難分,我很早就知道他應該是奸的,但他幫助閃電俠又是真的,讓我困惑了好一陣子。

總體而言,追看性十足,也很喜歡不是一面倒在捉超能人仕,不是只有閃電俠是好人,最後打大佬時都有我很喜歡的一幕,好的超能人,閃電俠加箭神合力對付大佬。也令我很期待SEASON 2。SEASON 定於今年10 月6 日上映。

*******************************************************************************
延伸閱讀:

閃電俠 第二季 The Flash Season 2 Trailer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夜魔俠 Daredevil


Daredevil, 又一MARVEL 作品。故事講述主角馬修小時候在一次車禍意外中,眼睛受到不明化學藥劑的侵蝕,而雙眼失明。從此他的世界改變,其他的感官強化,聽覺與觸覺都異常敏感,可以聽見遠處的聲音,判斷周遭物體的移動,加上可以感受細微空氣波動,使他的在格鬥對決中可以快速反應,知道對手的行動。

在美國這部戲好像很有好評,但我卻對它不算很喜歡,或是很有吸引力。看完第一集,已經知道他與傳統的英雄片有很大的出入。可以說他們是刻意塑造成一個平民英雄,有血有肉,不像我們平時看的刀槍不入,所以主角馬修幾乎天天都被打得很慘,又滿身傷痕。或許有些人喜歡他這麽人性,但我實在投入不了那種英雄感,只是本著救人,但做的事情又算英雄,盲頭烏蠅般亂衝亂撞。那種為了自己認為的公義卻又做著一些我不認同的事情,例如將一個壞人從天台拋下去,仍堅稱自己沒有殺人,而那個壞人只是暈了。這種行為實在令我投入不了他的英雄感。

然後拍攝上,導演的手法是讓觀眾全知,但馬修則不然。我們就像看著一個好好打,又自以為好有英雄感的人四出亂闖,以暴制暴去獲得他想知道的壞人資訊。一個白天做律師的人,晚上變成正義使者,即是一個讀法律的人都不相信法律般諷刺。

也許他的有血有肉會令不少人愛上他,但因為這部劇很DARK,我覺得越看越沈重,與我想像的英雄片落差有點大,所以我完成得有點辛苦。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神奇4俠 Fantastic 4


如果當這部是全新的電影來看,可以說是完整的。從他們四人及末日博士如何得超能力,到他們學習如何駕馭這些能力,最後打大佬,合力對付末日博士來說,可以說是一部很工整的電影。

同樣是MARVEL 出品,上映期又差不多的《蟻俠》,完全將這套比下去。所以我會覺得這部戲令我有點失望。或者是《蟻俠》令我對它有更高期望,但當這個期望達不到的時候,換來就是失望。

不是存心去比較,但舊版的《神奇4俠》在故事的人情味上遠勝這部。可能我最近翻看過舊版,所以我入到戲院就忍不住將舊版和新版互相比較。有些地方,新版是比舊版好的,例如加入神奇先生(Mr. Fantastic) 同石頭人(Thing) 如何從小相識,令我們知道他們的兄弟情是我頗喜歡的劇情。但大部份來說,舊版較令人感動和完整。

犯駁位之一就是隱形女俠(Invisible Woman) 得到超能力這點說服力不足。雖然,我們當然能為它自圓其說,他都接觸了衝擊波,但我更傾向選擇覺得是因為他們接觸了那些綠色的不明物體多於那份衝擊波。這點舊版就較易懂,他們都上了外太空,也被太陽黑子活動所影響,而石頭人因為在外面工作,所以接觸更多能量令他變成石頭人。連同末日博士,是五個人都在外面吸收了神秘力量而得到超能力,而不是像這部般,隱形女俠全程都無去過那個神秘地方卻得到能力。

也許我期待的是他們如何看待他們突然擁有的能力,如何從驚恐到接受到善用自己的能力去拯救地球。可惜這部戲將我認為重要的刪掉,來一個跳時空,他們已經被軍方訓練了好幾個月,並利用他們的能力去執行任務。而神奇先生就逃之夭夭,不知他在這段期間做過甚麽,也不知他是如何學習運用他的能力。尤其是石頭人,他應該最討厭自己的,因為他變成這個模樣,但他卻天真的認為軍方真的會把他變回原本的模樣,而甘於被軍方利用。這些倒在舊作有頗為良好的篇幅描寫。

出於對石頭人的罪疚感,神奇先生想努力幫石頭人還原原本的模樣,但新作又輕輕帶過,只知他一直有留意石頭人如何被軍方利用。舊作是石頭人真的還原了原本的模樣,但因為神奇先生他們對付不了末日博士,所以他最終甘於變回石頭人,是我其中覺得很窩心的一幕,但新作沒有了這方面的描寫。

我知道不能用前作來比較,但彷彿這部戲就是很平舖直敍,簡介了他們的背景,如何得到能力,然後就利用能力對付末日博士,並以華麗的特技包裝,沒有了靈魂。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玩轉腦朋友 Inside Out


(內含大量劇透)

其實猶豫了好一段日子自己該不該寫這篇觀後感。當眾人都說這部戲令到他們喊到死去活來時,它並沒有令我流下一滴眼淚。有朋友說這是幸福的,因為這代表自己仍是小朋友,又或是生活得很幸福。但我不認同。不認同在於我真的不是像小朋友看完一套令他們很開心的動畫,而我是能完全理解這部戲想表達的東西。至於生活得幸福嗎?這個定義很廣,但我對生活有很多不滿,很多迷惘,所以很難認為自己生活得美滿。不喊的原因除了因為自己本身就不易哭,另一個原因就是PIXAR 在這部戲有很多計算,包括令你喊的元素。當然,每一部戲的喊位都是經過計算的,但不代表被計算就不喊。同樣是動畫,我看《多拉A夢Stand By Me》就喊了大半套。

總結身邊朋友的喊位,PING PONG 消失,令他們想起一些被封塵的記憶。這段戲由PING PONG 出現及見到消失的記憶區,我一早就預知了PING PONG 最終會消失,相信大家看下去都會知道PING PONG 會跳出那架車。消失是會令人有點不開心,但未至於會令我感觸至想哭。

有些人看見小島一個一個消失,讓他們很傷心。第一次看到傻瓜島消失時是有一點意外,因為沒有提示過小島可以消失。但人在成長的過程裡,傻瓜島消失是正常不過的事。也許我們都會保留了一點,但隨著我們介意別人的目光,大家都努力做一個社會標準的人時,消失是正常的,沒有必要為此而傷心。這是成長的必經的階段。興趣島消失也很正常。現在的小朋友,有哪一個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皆精?家長為了幫小朋友嬴在起跑線,不是補這補那?但我又想問到考到心儀的小學及中學時,如果小朋友對家長說想做足球員時,香港的家長99.9%都會說:「做乜鬼足球員?揾唔到食GEH!讀書好過啦!」又有多少人能將自己兒時夢想變成自己的職業?慢慢,我們也只會每天營營伇伇,上班時間又長,就算放假也想好好補眼一番,還談甚麽興趣?這是一份失落感,但失落不等於會喊。朋友島,對於一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試過被排擠的人來說,朋友有時很遙遠。但我很需要朋友,也很感激現在在自己身邊的朋友沒有嫌棄我。那些我曾經很捉住,卻最終拂袖而去的朋友,我對他們的眼淚早已流乾。雖然有時在FACEBOOK 見到他們的近況時會心有戚戚然,但人大了就要接受有時人同你的緣份不是你能控制的事。另外,與其花時間為那些不珍惜你的人而傷心,而且你為他們傷心他們也不會同情你,倒不如多花時間去維繫那些仍在你身邊的朋友。不要到他們都離你而去時才去為當日沒有好好對過他們而後悔。誠實島,我相信沒一個人不曾說過一句大話。我那剛滿一歲的侄女在玩的時候,將電話收起來,但手卻表示不知電話在哪。一個才一歲的小豆丁也懂的事,消失也不意外。小時候,說過不少大話,像偷吃了薯片卻不肯承認(因為家人不准吃),偷看金庸的小說(因為家人要我讀書,不讓我看),每個小朋友在成長的時候都會做了別人不准做的事而否認曾經做了。我反而隨著年紀越大,越討厭說謊。有些人踏入職場後,變得精於說謊,所以誠實島也令他們充滿唏噓。最後就是家庭島。任何踏入青春期都會經歷反叛期,與家人發生磨擦,倒是過了後如何與家人修補關係。畢竟血濃於水,沒有甚麽隔夜仇。不過人大了,又越來越少跟他們溝通,有時我們都是愛對方,就是不懂表達。

也有朋友看見韋莉最於跑回家與母親相擁而泣而喊。不是說不感動,但又沒有感動到要喊。一套給小朋友看的電影,當然要來個大團圓結局。怎麼說,就是在小島崩壞之時,已經知道這個結局會是這樣。沒有特別驚喜,只有覺得劇情發展就該如此。

這部戲的主題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或者「成長」。隨著韋莉長大,就不再是小朋友,所有感情都不再單一,也不再由快樂做主導。所以最後,韋莉的記憶球都最少有兩種顏色。長大了,就知道,情緒並不只是得喜怒哀樂,有時是又驚又喜,又憎又躁。

看完離場,纏繞我是一份莫名的失落。我們回想一下我們對上一次真心地開懷大笑是何時?也許耐到我們都忘記了。人長大了就有許多身不由己的事。朋友,人越大就越忙,不再像以前般三日唔埋兩日就見,可能三四個月才見上一面,有些甚至兩三年才見一面。也越來越少人會陪你做些白痴事。興趣早就因為工作忙而將它們放在籠底。家人也是聚少離多。我沒有想哭的感覺,只有感覺到唏噓。然後又覺得WORK LIFE BALANCE 這件事在香港是痴心妄想。試過出埠工作,看見別人的制度完善至一個程度,WORK LIFE BALANCE 是基本。我沒哭,因為我知道問題不在我。多少人要為天價的樓而奉上一生的時間?香港工作OT 是基本。OT 無錢也正常不過。好像不OT 就是你有問題,老細未收工你走先?你無嘢呀嘛!一天工作9小時?番14 個鐘放到工都偷笑。五天工作?對我來說也是奢望。有時不能怨,因為是自己「選擇」的。但如果真的能選,我相信沒有人願意這樣選。我不想認定外國就一定比香港好,但在我的行業,我可以肯定人家的制度是完善一百倍。也不用被僱主百般壓搾。

如果從這部戲的制作來說,絶對上盛,能將大腦複雜的構造用最淺白的方法訴說了,簡單到小朋友都能夠看得明白。這點是絶對不容易,因為人腦本來就是人體最複雜的構造。同時,它又能令你對自己現況有很多反思,也許有些被遺忘的事和人會令痛哭一番。沒有,亦沒甚麽大不了,因為每人的哭點也不一樣,最重要是它帶給你一段甚麽回憶。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權力遊戲/ 冰與火之歌 第一季 故事大綱 Game of Thrones Season 1




故事大綱:

第一季的故事橫跨數月。在一個國度裡,那兒的季節是以年計的。故事開始在一統的Seven Kingdom 裡的Westeros. 漫長的夏季即將完結,冬天逐漸來臨。隨著前任首相Jon Arryn 的死亡,Lord Eddard Stark 被他的好友 King Robert Baratheon 邀請出任國家的首相。Eddard 最初並不願意,但因為他被暗示他的導師,亦是前任首相Jon Arryn 是被謀殺,Eddard 最後接受了Robert 的邀請,並希望利用他的地位及權力來調查這宗聲稱被謀殺的案件。

同時,被稱為Esso 的東邊大陸,當年被Robert 奪得王位而被放逐House Targaryen 的孩子正計劃回歸Westeros 及重奪王位。為了達成此目的,Viserys Targaryen 安排自己的妹妹Darenerys 嫁給 Khal Drogo。Khal Drogo 是Dothraki 的領袖,統領著40,000 名Dothraki 士兵。這場婚姻的條件就是Viserys Targaryen 可以動用Dothraki 的士兵,用來侵略Westeros. 對於Daenerys 來說,她只想找個安全的避難所遠離King Robert 的暗殺者及她哥哥的野心。

最後,在Seven Kingdoms 最北邊的邊界,有一班結拜兄弟稱為Night's Watch 守護著The Wall. The Wall 是一個延綿300里,聳立數千年,由巨大的冰塊組成的防禦工事。The Watch 保衞The Wall 並對抗住在The Wall 外的野人(Wildings) 的掠奪。不過有流言有一個新威脅來自The Wall 外長年冰封的領土。

*********************************************************************************

延伸閱讀:

權力遊戲/ 冰與火之歌 第一季 簡評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葛咸城 / 哥譚 第一季 簡評 Gotham Season 1



Gotham 可以算是我近年看過的電視劇中最好看的。也是我近年唯一一部劇想做一個詳盡的劇本分析。也許是我對BATMAN 的偏愛吧。記得小時候媽媽第一次帶我上戲院,就是看蝙蝠俠。不過縱然對BATMAN 有偏愛,但如果GOTHAM 的製作不出色的話,我還是沒法這麽喜歡這部劇。

這次設定很巧妙,回到BATMAN 未成年時,以JIM GORDON 為主軸,講述這個熱血正義有為的幹探到葛咸城這個罪惡之城上任,如何能與周遭的惡勢力周旋。正正因為是前傳,我們可以看到BRUCE WAYNE,DOUBLE FACE((雙面人),CATWOMAN(貓女),PENGUIN(企鵝),RIDDLEMAN(謎語人),JOKER (小丑),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熟悉的角色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每一個人到底經歷了甚麽?他們在變成我們認識的角色前的成長之路是如何的?這部電視劇很好地豐富了很多角色。

我最喜歡這部劇的劇本。也是這個原因才會想做一個詳盡的劇本分析。劇情大發展有幾個方向,第一,BRUCE WAYNE 的父母被殺的真相及WAYNE ENTERPRISE (韋氏集團) 到底隱藏著甚麽秘密,第二,黑幫之間的鬥爭及企鵝如何登上大佬之位。劇本高明的地方在於每集都有一件主要案件要追查,但同時又能推進劇情大發展。不像一般美劇的警匪片,每集一個CASE,但沒有大題,變成追看性甚低,今集與下集沒甚關連,角色也沒有怎樣成長,看少一兩集也沒有甚麽影響。

FOX 公佈了GOTHAM SEASON 2 會在今年9 月上映,真的是超級期待。

*******************************************************************************

延伸閱讀:

葛咸城 / 哥譚 第二季 Gotham Season 2 Trailer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權力遊戲/ 冰與火之歌 第一季 簡評 Game of Thrones Season 1


終於看完這套風靡全球的電影劇的第一季了。我承認我真的不夠緊貼時代,人家做到第五季才開始看。但遲看總好過沒看。人家能夠獲得如此多讚譽總有其原因的。

第一季我花了差不多六個月才看完。何解要看這麽久?不好看嗎?非也,只因我真的太忙!(笑!好一個籍口!) 忙是真的佔了大半因素,看看我把這個網誌丟空了那麽久也是這個原因。另外還有一些因素是看這部很花精神哦!不能隨隨便便看,要很全神貫注地看哦!而且題材有些沈重,很多時都無法連看兩集,看完每集都需要花少少時間沈澱然後才追第二集。因此進度大幅落後。

整部劇集出場人物很多,人與人的關係頗複雜,而初初幾集都在帶領觀眾認識每個角色性格,背景,家族,劇情節奏相對緩慢,追看性沒有大家說到那麽勁吧!但說到其製作,以電視劇來說,真的是超班,直逼電影的級數。

記得看過網上一些談論後製的,看到一幕幕場景搭建在綠佈景中,但縱然知道,電視劇中的真真假假還是被騙過去,至少很多時我都沒有留意到這個場景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

的而且確,這部電視劇真的拍得一點不像電視劇。論題材,講一個虛構國度的權力鬥爭,觀乎演員的衣著服飾,我將他們代入為中世紀的歐洲。權力鬥爭,就是爭奪皇位吧。但其實又不算是,看來像古代中國的春秋戰國。封臣之間的勾心鬥角,皇后與皇帝的爾虞我詐,個個都心懷鬼胎,扣人心弦。

為了呈現後宮的荒唐,劇中有頗多裸露鏡頭,初初有嚇了一跳的感覺。畢竟沒有預計過電視劇可以如此大膽。至少我們被教育至電視劇是不能的,最多露背吧。但這部電視劇不是露背那麽小兒科,而是很多角色都有全裸演出的戲份。雖然有點兒覺得太多,但想想正正如此才能給觀眾一個最真實的感覺。想想古時中國,皇帝後宮佳麗三千,那些公候伯子男也不弱。那個年代,我相信的確就像劇中如此荒淫無道。是我少見多怪了。

因為劇中呈現的世界觀很大,我花了很久才能理解到每個國度究竟是怎樣,那兒的人民特性又如何。King's Landing 就像中原人,NIGHT WATCHERS 就像駐守邊疆的保家衞國的戰士,
DOTHRAKI 好像南蠻人。

看完整個SEASON 1,當然明白故事未完結,但留下的未解的謎實在太多。就像第一集出現的White Walkers, 到尾都只是見到一些死而復生的屍體,及道聽途說的傳說,感覺很不完整。雖然明白團隊已經盡力將SEASON 1 故事作為單看都能完整的電視劇,尤其最尾半集近乎交待各人即將轉變的身份,但不能只顧發展後面的故事,而忽略了劇集一開首就吸引觀眾眼球的引子。這兒我是對整季的劇集扣減了一點分數。

不得不讚這部劇的片頭,華麗奪目,而且能幫助觀眾理解每個國度的關係及地理位置。當然,一開始是不會明白的,但隨著劇情的深入,觀眾已掌握各個權力鬥爭的國度,再看片頭會對整部戲有更多瞭解。

Source: gameofthrones.wikia.com/wiki/Season_1

看GAME OF THRONES,想必大家都對劇中複雜的人物關係感到有點頭昏腦漲,故找來一幅人物關係圖,希望能幫助大家暸解多點劇中人物。

圖片來源:http://visual.ly/the-houses-of-game-of-thrones
畢竟劇中人物派系眾多,這幅圖也無法將他們全部關係表達出來,但最重要的派系都涵蓋了。

*********************************************************************************
延伸閱讀:

權力遊戲/ 冰與火之歌 第一季 故事大綱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蟻俠 ANT-MAN



(內含劇透)

我覺得《蟻俠》是我近年看過近乎最好看的MARVEL 電影。它輕鬆搞笑的作風令到很多觀眾都捧腹大笑。文戲與官能刺激與笑料平衡得很好。

我沒有看MARVEL 漫畫長大,不知道原著的來龍去脈,對所有角色的認識都是由MARVEL 電影及其電視劇中得知。我頗喜歡MARVEL 將其系列在每一部上演的電影及電視劇中環環相扣,但沒看了,又不大影響劇情,但看了,又能為劇場加分及令角色更立體。連AGENTS OF SHIELD 這部MARVEL 電視劇都邀得FURY 助陣,蟻俠電影怎會沒有。蟻俠與飛隼(FALCON) 對打一幕相當精彩,雖然進了貨倉有少許偷工減料之嫌,但畢竟這兒只是戲劇的中段,不能將所有彈藥耗盡,要留待最後大戰用,絶對能諒解。

作為一個系列的第一部戲,電影當然要花點時間來簡介角色,整部戲有點像小子成長故事。當然也集合了英雄片的公式及荷里活電影劇本的一貫公式,就是開端,中段與結尾,分開每一幕的就是轉捩點。開幕就是簡介蟻俠這個人物,到他接受成為蟻俠。中段就是受訓如何掌握蟻俠的能力及學懂如何與螞蟻溝通,並以挑戰飛隼作為完成受訓的結業證明,結尾當然是打大佬打到唏里巴啦!

值得一提的是蟻俠的麻甩朋友,他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角色,每次出場都總會令你捧腹大笑,尤其喜愛那段角色扮演,誠意推介。由拍至演員演譯至剪接都拿捏準確。

如果說中段蟻俠與飛隼對打相當精彩,那麽尾段蟻俠與黃蜂戰衣(YELLOW JACKET) 的對戰就需用精彩絶倫來形容。尤其是在蟻俠囡囡房那幕,在THOMAS 火車上對打,用上兩種視覺,大玩變大縮小的笑點,值得鼓掌。當然,笑點也不是無的放矢,每一個笑點是為了在下一個高潮前拉鬆觀眾的氣氛,所以導演在掌控節奏放面應記一功。

英雄片特技必不能少,美國的特技已經算進化至爐火純青的境介,雖然有一部份還是感覺有點不真實,但整體來說,真實感很高,看的時候,大部份都彷如置身小人國(或螞蟻)當中看世界,值得一讚。

說了那麽多好話,這部戲當然不是沒有瑕疵。第一個唔明白位就是Dr. Hank Pym 同佢個囡Hope 的感情戲。多年的心結,真係三言兩語就原諒?未免有少少兒戲,又有少少突兀。第二個唔明白就是YELLOW JACKET 如何逃離電子蚊罩。雖然大家都知佢未死,但不是有伏筆他一動就會被電,令他動彈不得嗎?何解他又突然出現在蟻俠囡囡房?還有一點較失望的位是明明簡介過蟻俠套戰衣是可以變大縮小,但整部戲只見到蟻俠變到螞蟻般細小,但沒有出現過變大的情景。我不排除電影想建立蟻俠的能力只能縮小,不能變大,因為他初初得到戰衣時有一幕他在正常情況下按變大掣時,沒有反應。但初初說的理論是可以變大縮小的。不是只有縮小及還原。雖然是有少少瑕疵,但不算甚麽大漏洞,整體可觀指數仍然很高。

近年英雄片泛濫,不少人都開始批評,純粹官能刺激的電影,破壞了電影的本意。就像Simon Pegg 所講:「因為這使我們不去關注真實世界所發的事,電影過去應該是要具挑戰性題村、富含情感的故事,或者是挑戰道德問題的功能,讓你在看完電影後能夠重省視評估自己的價值、感受等等。現在我們從電影院走出來後,並沒有真正在思考甚麽樣的問題,而是在談論著浩克與機器人對打。」

我必需承認有深意的電影是能夠令人反思很多事,小至待人處事,大至國家大事都會令你有另一番體會,也能經歷好幾代而歷久不衰,甚至成為經典。但如果入場看每一部戲都必需用這個標準,未免太沉重了。香港人工作壓力大,娛樂時間不多,有時走進戲院並不是想反思人生,而是想簡簡單單放空自己的腦袋,開懷大笑一番,離場後,不用反思人生的意義。我覺得兩類型的電影都有其存在價值及意義,兩者我都愛看。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

笑の大学



故事簡介:

昭和15 年(公元1940年),日本正處於軍國主義盛行的年代,劇本在上演前要經過嚴格審核。喜劇作家椿一為了新劇《茱麗葉與羅密歐》能夠如期上演,向嚴苛的審查官向坂睦男提出申請。向坂認為應該把劇本中的喜劇部份全數刪除,命椿一加入「哈姆雷特」為父報仇的熱血橋段來激勵國民。椿一為了通過審查,不得不改寫劇本,同時他又在思考如何於入新的笑料,惹來向坂更多層出不窮的無理要求!椿一憑著信念與堅持,最後能否通過批核?舞台劇又能否如期上演?在黑暗侷促的審查室,見證最燦爛的人性光輝。


打正旗號入場係要你笑,當然沒有令人失望,全場笑聲不絶。但痛痛快快笑完兩小時,離場後我隱隱感到有一點點失落。

整部舞台劇的情景 可以完全全變成我們生活的場景。將場景變成職場,審查官就是老闆或上司,每天面對存心刁難的上司,你會像戲中所講,好多劇作家選擇封筆,或得不到批文但暗裡私下上演還是主角樁一先生般視之為鍛鍊,在迎合審查官的同時又不自我。封筆象徵離開,私下上演代表對抗,樁一先生代表堅持與爭取。

除了職場,放諸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也是前所未有的合適。審查官就是政府,封筆代表移民,私下上演代表與之對抗,樁一先生代表一種態度,在迎合政府無理的要求的同時,又不失自我。

但香港這個社會已經撕裂至一個地步容不下這種和平的對抗,因為政府不是審查官向坂,在無理要求的背面認同了樁一先生。我也很想學習樁一先生的處世之道,在一個如此無理的社會仍能堅持信念,堅定地爭取。

  • Digg
  • Del.icio.us
  • StumbleUpon
  • Reddit
  • RSS